阅读记录

《红杏枝头春意闹》

8. 第 8 章

《红杏枝头春意闹》小说免费阅读

“为何?”姚英有些不解。

沈长青绷着脸,眼尾有些发红。

“我大哥死前,我曾答应过他会替他照看好嫂嫂,侄儿。沈二再无用,却也没有沦落到叫女人出去抛头露面,养家糊口的地步。”

姚英眼里涌起莫名的泪意,倘若她尚有父兄在世,是否也会说出这样的话,咬唇生生将泪意逼了回去,只面无表情地点点头。

“我明白了。我不会再提让大嫂出门跟我合伙做买卖的事儿。明日我自己……”

男人突然伸手按住她的肩膀。

“定要去吗?”

姚英仰头迎上他幽深的目光,重重点头,嗯了一声。

握在肩膀上的力道卸去几分,他松开手,点点头,似自嘲一笑:“能说说为何?”

姚英眨动着仍有些酸涩的眼睫,如实道:“不为旁的,我说过了我想把日子过好。”

说完这句话她就扭身走向了房中,在门前停下脚步,回头看向他道:“女人出门做买卖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,在长安、洛阳甚至益州许多地方都有女掌柜当家做主,支撑门户的先例。夫君不必往心里去。”

沈长青看着她转身合上房门,一时有些回不过神。

今夜这场怒火烧得着实有些莫名其妙,她说得没错,他二人本是强凑做一对儿,搭伙过日子,他又何必事事计较。

以她的相貌,以屈家的家世,哪怕是一个庶女,想嫁入一个好人家,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,原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
是自己带累了她。

夜里姚英孤身卧于枕上,胸口堵着一口气,翻来覆去睡不着,索性又开始琢磨起买卖来。

沈长青一夜未回,清早起来人又不知去了何处。

沈母看姚英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,也忍不住深深蹙眉。

姚英借口说自己想去街上买针线,实是想找铁匠铺定做炉子。

前脚刚出了沈家门,蒋兰后脚就跟了出来。

昨夜小两口之间的不愉快,蒋兰误打误撞听了一耳朵。

她赶过来一是担忧姚英孤身出门,二是想从中说和说和。

“弟妹,我知你心中定然气恼尧臣不该如此武断。你若肯听大嫂一句劝,千万莫要跟他置气。小两口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?气坏了身子不值当。”

姚英苦笑着摇头。

“大嫂,如今只怕不是我气他,是他气我。我不知世间其他男子是不是都如他一样,生起气来就离家出走,一走就是好几日。”

蒋兰无奈轻叹。

“尧臣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,从前倒还好,自他大哥去后,就愈发寡言少语,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,扛在自己肩上。遇到再多的难处,也不肯说出来叫我和娘知晓。改日他回来,我定替你好好说说他。”

姚英感激她真心为自己着想,想到昨日跟沈长青亲口承诺过不再叫大嫂掺和进来。

“大嫂,你回去吧。我昨夜想了一宿,这买卖是一定要做的。只是他不同意你我合伙,他说得也没错,码头上三教九流,保不齐何时就遇上歹人,你还有源哥儿,是我欠思虑了。”

蒋兰捏了捏拳,好似下定决心一般。

“可我仔细想过了,我想跟你一起做。尧臣不同意,咱们就悄悄背着他做,早些去,早些回,他日日早出晚归,一时也难以发觉。日后若是被他发现了,买卖也走上正路了,他再没有反对的理由。娘和慧姐儿定也站在咱们这头。”

姚英有些诧异地望向她。

“大嫂,你当真想好了吗?”

蒋兰重重点头。

两人就此说定,蒋兰带着姚英去了张记铁匠铺。

农忙时节,铁匠铺的生意红火。

一老一少两个汉子赤着上半身站在一块光滑平整的青石板前,轮流捶打着一块烧得火红的薄铁,铁锤落下,火花四溅。

见她二人过来,父子两人都不约而同停下了手中的动作。

年轻汉子有些赧然地挠了挠头:“嫂嫂过来了,这位是?”

站在他身后的精瘦老头儿上前一把拍在他的后脑勺上:“傻子,这是你沈二哥新娶进门的媳妇,叫二嫂。”

蒋兰十分熟稔地上前同二人打过招呼,又转头为他们引荐:“张叔,小顺,这是我弟妹,英娘。”

姚英上前大大方方同父子二人打过招呼。

老头子看着姚英连连点头,笑出一脸褶子,又转头对蒋兰道:“我就说你家老二也是个有出息的,瞧,娶了个这么俊俏的媳妇。丫头家里若是还有姊妹,回头别忘了给你小顺兄弟也说一门亲事。”

后半句是对姚英说的。

姚英红着脸点头说一定帮忙留意。

张小顺闻言,麦黑的脸上现出一丝不自在的笑,手在裤腰上用力搓了搓,飞快转移了话题。

“嫂嫂别听我爹胡咧咧,对了,你们过来是来取沈二哥上回定的那批农具的吧?早上刚打好,我这就去取。”

说完一溜烟跑进了棚子里,老铁匠在他身后嚷嚷:“没出息的东西,想娶媳妇怎么了?哪个男人到了年纪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,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,跑什么跑?”

姚英对张铁匠笑道:“叔,您说得对,下回有合适的姑娘,我定帮您留意着。不过我们这趟过来不只是取东西,还想找您定做炉子。”

张铁匠一听立马收了笑,问她想打一只什么样的炉子。

姚英家的酒楼里有位姓崔的师傅。

崔师傅做的梅干菜烧饼也是洛阳一绝。

不仅因为他手艺好,更是因为他烙饼用的炉子跟其他人都不同。

原来崔师傅早年去过西域,西域当地的胡人烙饼用的炉子跟中原的大为不同。

炉子的外观看起来像是一箍桶,里头用陶做的胆,底下有开口,每次炉子里的火将要燃尽时便从底下开的小口添柴。

饼子做好刷上一层油贴在炉壁上烘烤,不多时便烤得焦香流油,脆得掉渣。

张铁匠没有见过这种炉子,一时有些细节弄不清楚。

姚英去街上书肆里借了纸笔,画了图给他看。

这下他看明白了,对姚英更是赞不绝口。

“不愧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孩子,心思真够灵巧。”

姚英问他何时能做好,要收多少工钱。

张铁匠笑道:“七日之内,老头子赶赶工,争取早些帮你们做好。工钱先不急,也不知能不能做好,回头做好了再付不迟。”

张家父子都是爽利人,姚英也不跟他们客气,约定好七日后过来取,便同蒋兰带着农具回了沈家。

妯娌两个打算做买卖的事也没瞒着沈母,沈母听了虽也有些担忧,却还是赞同的。

大周朝民风开放,女子做买卖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。

巷子口卖包子的赵家大姐儿,集市上卖豆腐的周嫂,哪一个不是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