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生之黄金年代》
《重生之黄金年代》小说免费阅读
第三十五章合资开服装店
周药玉提议,不如去西湖路灯光夜市逛逛。
1984年,广州市政府为了统一管理马路两旁的个体摊档,解决城区低收入人群的生计问题,在西湖路办起了灯光夜市——这在当时属于全国首创。
每到夜色降临,各个服装档口的摊主,就会用竹竿沿着马路两边,临时搭起一个个档口。杆子上挂满当季流行服饰,很多都是紧跟着香港当红时装样式来做的。
这里的灯光夜市,也是此时中国时装的窗口——今天欧美或日本的时装界,推出什么新款时装,两天后,香港的时装界,就会生产出了一模一样的成品,一个星期后,广州的灯光夜市上,就可以见到这些衣服的仿版了!
逛灯光夜市,也是现在广州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西湖路上,灯光璀璨,人山人海,一派繁荣景象。
时尚青年们留着长发,戴着□□镜,穿尖角领花衬衫、喇叭裤和尖头皮鞋,招摇过市。女士则烫着大波浪,穿着紧身衫和超短裙,踩着高跟鞋,神气活现。
这个时候,中山装已经退出了流行舞台。连梅溪镇的人都开始穿起了牛仔裤和健美裤。
周药玉一行人一边逛,一边惊叹。表哥被这繁荣的景象冲昏了头脑,他接连问了几个档口的衣服价格,兴奋得语无伦次:“药玉!这就是个金矿啊!都说广州的衣服又便宜又时尚,原来是真的啊!”
周药玉笑笑说:“表哥,这还只是西湖路夜市,明天咱们再去高第街看看。那里的东西更全。”
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,轻柔地覆盖着这座城市。
从西湖路夜市回来的路上,轻柔的晚风吹着,街边的法国梧桐轻轻摇曳,热闹的喧嚣声逐渐被甩在身后,马路两旁的路灯,拉长了他们一行人的影子。
周药玉深吸一口气,夜市里那热闹的烟火气,还残留在她的鼻腔里,那琳琅满目的商品、熙熙攘攘的人群,都让她感受到了无限的商机。
她转头看向身旁的表哥,眼睛亮晶晶的,说道:“表哥,你打算回去以后,把服装店开在哪儿呢?”
张国庆早有准备,不假思索地说道:“我想开在梅山县中心,商业街那一片,卡拉OK厅、舞厅、游戏厅都在那里,人流量大,而且年轻人居多,咱们卖的这些新潮服装,肯定能吸引他们!”
他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比划着,眼睛里闪烁着光芒,一扫平时的油滑和不正经,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。他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调查,绝非一时冲动。
周药玉松了口气,表哥虽然平时不大正经,但只要他想做事,还是能做好的。至少,他没想把店开在梅溪镇,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更大的梅山县县城。这就不一般了。
周传虎突然问了一句:“表哥,你咋不开在咱梅溪镇呢?”
张国庆嗐了一声,道:“梅溪镇人哪有钱啊?面朝黄土背朝天的,种着那点地,穷得叮当响!那帮吃国家粮的医生、干部,和当老板的个体户,他们按月领工资、挣了大钱,才有闲钱买衣服——他们都在梅山县县城里呢!”
张国庆出来前,花了好天时间,在梅山县城的各个角落转悠,仔细观察每个地段的人流量、人群构成,还特意和一些小商贩聊过天,了解各个地方的租金和经营情况。
周药玉轻轻点了点头,心中对表哥的想法表示赞同。
这时,一直走在旁边,沉默不语的周传龙突然开口:“开个服装店得要多少钱啊?”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几分谨慎。
张国庆愣了一下,随即说道:“房租、水电、买衣服成本,七七八八加起来,怎么也得1万块吧!”话刚出口,就瞥见周传龙那仿佛能杀人的眼神,心里一紧,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,连忙补充道:“要是省着点,五六千也行。”表哥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挠了挠头,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。
周药玉失笑,1万块钱现在看着虽然多,但再过几年,就完全不是事。她在韶州工地连做饭带卖盒饭,挣了几万块钱,拿出1万来开服装店,剩下的等到了深城,全部投入股市。
她咬了咬牙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,说道:“我来出本金一万,表哥你负责卖衣服,挣了钱咱们一人一半。不过,每个月,得让我大哥来查账。”
周药玉一边说,一边在心里默默为表哥点了个蜡。
这钱是她省吃俭用,一份盒饭一份盒饭卖出去积攒起来的。张国庆如果好好干,这1万块钱就是他的兴家之本。他如果不好好干,等待他的,就是周传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