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崩开局,我靠厨艺发家》
《天崩开局,我靠厨艺发家》小说免费阅读
这几日苏怡然陆陆续续又上山了几次,将山外围能找到的木耳,都采个精光。
加之日头好,采摘下来的木耳,很快晒成了干木耳,苏怡然用手摸了摸,觉得已经差不多了。找了一个布袋,将这些干木耳都装起来,带到县城里去卖掉。
原身也有去过县城,只不过去的时候年岁小,还是过年的时候苏二去县城里采买,原身才跟着去了一次。印象已经没有这么深刻,所以苏怡然对县城也不太了解。
这几日零零散散也拣了一些羊肚菌,但数量实在太少,估摸着上称都称不出重量。苏怡然收拾好东西,将干木耳放在竹篓中,翻箱倒柜,在家里找到了仅剩的十文钱,背上竹篓准备出门。
走到院门口的时候,忍不住嘱咐苏灵儿,“你和豆豆在家里别乱走。”
苏灵儿乖巧的点点头,她不出去就在家里,收拾院子,除除草跟狗子玩。
苏怡然见她点头,背着竹篓离开了院子。
永安村的位置距离县城的距离并不远,只有个七八里的路程,比起一些偏远的村庄,永安村已经算距离县城比较近的。但当苏怡然真的在途中的时候,还是有些吃力,没一会儿,就累的不行,找了个阴凉的树荫下歇着了。
虽说距离不算远,但是真的走起来,还是累得够呛。这身子骨也是羸弱极了,苏怡然现在倒有些庆幸起来,没有田地也未必算得上一件坏事,就她这个体力,恐怕也没能力种地。
在途中歇了一会儿,苏怡然身体缓过来许多,背着干木耳,野兔皮等货物,一口气就走到了县城脚下。
走到城门口的时候,看了两个长得高大威武的男人,手里握着红缨枪,站立在城门的两侧,苏怡然想这应该是守城门的人。
一路上有许多跟她一样的百姓,都穿着的破破烂烂,补丁摞补丁,身上背着各种各样的东西,有粮食,有鸡蛋,还有一些背着草药的。
无一例外,大家的脸上都多少带着疲倦。
那些条件看起来好一些的都赶着驴车,神情比他们这些走路进城的要轻松不少。
这令苏怡然羡慕极了,心中暗暗决定,以后自己也一定要买一辆驴车。
进入城中之后,苏怡然发觉明显人多了起来,也明显热闹起来。
街上有耍杂技的,胸口碎大石,喉顶红樱尖枪。还有躺在地面上,双脚朝上快速的滚动着脚上的大水缸,哪怕是苏怡然也忍不住停下来,围观多看了两眼。
走过耍杂技的摊子,往里面走就是上巷街,那边主要是酒楼和布庄,还有卖各式各样吃食的铺子。好在这个朝代的字迹和繁体字很相似。苏怡然勉强可以看个大概,总比一个字不认识强。
进入上巷街之后,苏怡然盯着铺子的牌匾仔细查看,好在这里还真有干货店。
一个漆黑烫金略带斑驳的牌匾出现在眼前,上面写着五个大字“方记干货店”。苏怡然背着竹篓,走进店铺里,朝着铺子里面问道:“掌柜的,这里收干木耳吗?”
听到声音,在柜台后方拨拉算盘的中年续胡子的男子抬起头,年纪约么在四十多岁上下,带着一顶方帽,身上的穿着布料是纯棉布料,和平常村里的人穿的亚麻布料不同,料子和款式都讲究许多。
“收,看看你的货品质怎么样。”方仁放下手中而算盘,从柜台走出来。
苏怡然将背篓放下来,将布袋口子打开,露出里面黑褐色的干木耳。
方仁见木耳碎的不多,多数都是完整的,又伸手摸了摸木耳的湿度,缓缓点了点头,“品质尚可,一斤两百八十个铜板,卖不卖?”方仁询问。
“卖。”苏怡然听到这个价格,非常干脆的应下来,干货向来价格贵,因为湿木耳晒成干木耳,十斤新鲜木耳,晒成干的木耳,不过余下一斤多二斤不到。
她这些日子大概也了解过,在永安村里,若是家里有田的,收入约么就是在十四五两银子的左右。若是去给地主家当佃田来种,恐怕就只能一年得十两银子左右。
干木耳一斤两百八十个铜板,那她这些重量大概有个三四斤,也有快一两银子了。
方仁将竹篓中的布袋提出来,取出一杆秤,用钩子勾起布袋打秤砣,待到秤杆高高,“正好四斤,一共是一千一百零二十文钱。”
说罢就将布袋中的木耳,倒入店铺内的一处筐子里,方掌柜将木耳倒出来还多看了几眼,心道:这小姑娘的木耳晒得蛮好,没灰尘没石子。
去柜台取钱的时候,还特意留意了一眼苏怡然,“以后有什么干货还来我这里,你这货的品质不错,给你的价格绝对划算。”
苏怡然接过铜钱,就被铜钱的重量压得坠了一下,没想到铜钱这么重。将铜钱放入布袋中。
苏怡然脑子里过羊肚菌,“掌柜的,你这里收羊肚菌吗?”
“羊肚菌?!当然收啊,你那有?”方仁听到羊肚菌,眼中迸发出精光,急切的询问。
“有,但是不多。”苏怡然老实回答。
“行行行,等你攒多点,只管来我这里。咱们鄞县,没有比我方记出手阔绰的了。”方仁脸上堆满笑容,连忙嘱咐,生怕苏怡然把羊肚菌卖给其他人了。
苏怡然没想到方掌柜的对羊肚菌如此热切,看来好的东西,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一样珍贵。
“好的,下次若是摘到得多些,便送到方掌柜您这边来。”苏怡然将钱袋收好,与方掌柜告别后,离开了干货店。
身上有了钱,苏怡然才感觉到真切的踏实,拿着钱,她盘算着都要买些什么东西,打算先去粮铺买一些米面,再采买一些家里的日用品,油盐酱醋。
就这样到手里还没焐热的钱,就要花出去,这令苏怡然有些肉疼,毕竟赚钱难,花钱可太轻松了。
去粮铺一共买了二十斤大米,总共花去三百文钱,大米一斤十五文钱,鄞县的面要比大米便宜一些,但苏怡然更喜欢吃大米,索性都买上大米。
又另外买了十斤糯米,花去两百文钱。
咬了咬牙,又去卖了一个新陶盆,有面盆大小,高度有二十公分,这重量可不轻,陶盆的价格便宜,这么大的一个盆,就只花了五十文钱。
卖完这些必需品,就只剩一半不到了。苏怡然数了数口袋里的钱,打算去铁铺买一把新菜刀。
刚走到铁匠铺,远远的便感受到热浪,门口站着一个打赤膊的男人正在打铁。苏怡然上前询问铁到的价格,没想到一问,一把菜刀最便宜的刀也要一两银子。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