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珍馐娘子发家记(美食)》
《珍馐娘子发家记(美食)》小说免费阅读
“师父小心,别被挤着了。”李厨子排开众人。
蓝锦第一次来万年县的金莲池。
夏日里难得有浓荫遮蔽,池中碧荷摇曳,粉白荷花亭亭玉立,连水面上吹来的风都带了几丝凉意和香气。
若不是有这么多人乌泱泱挤着,此时该十分惬意。
城里但凡有个名头的酒楼食店都蜂拥而至,聚集在终于复开了的百味宴。
“从未见过金莲池有这么多人。”安琴往日随前主家来这里消过暑,但她并未来过百味宴。
“安小娘子不知道,这百味宴可是难得一遇的盛事。不仅有老餮参与菜色评定,城中百姓也能一饱口福,参与评选。加之许久都没办了,大家伙都期盼着呐。”
李厨子熟门熟路,带着蓝锦一行人挤开人群,来到参赛人员的候场区。
“哎,老康头,还有河边的棚子没有?”
“有!你们来得早,喏,签子在这,快去占着吧。”
参赛的铺子一人领了一支写了数字的花签,寻了对应的凉棚进去。食材虽是各家自备,但棚中灶具厨具一应俱全。
竟是现搭了一个个小厨房出来,怪不得百味宴许久不办,实在是兴师动众,耗费不菲。
“隆!隆!”随着几声震天响的鼓声,百味宴大赛正式拉开帷幕。
“砰!”一个杂役敲响了手中的锣鼓,吸引大家的主意,大声宣布比赛规则。
“凡报名百味宴者,每家派出两人参赛。考题为一菜一点,每人负责一样。时辰一到,即送到此处,接受五位名士品评。再结合万年县乡邻的意见,最后揭晓结果。”
每家凉棚都有小厮监看,报了名申请出战的厨子,在他们那里领了红丝带扎于额间,以示区分。
李厨子不打算上灶,为了避嫌,只在一旁殷切地陪着。
小秋还扯着他翻花绳,安琴在帮蓝锦烫碗碟,没功夫搭理她。
“师父莫慌,总也要费上一天的光景,咱们慢慢来就是了。”
李厨子满手红花绳,呵呵直笑。
李厨子的那些徒弟们都没来,一半是因为留守家中看店,一半是觉得没意思。
师父性情大变,不像从前那样还钻营赚钱的事,整天就只围着蓝锦打转,“师父”长“师父”短,浑不像个正经厨子。
还有那个师祖,到底是女子,只偏宠她的女徒弟。早晚会吃到苦头。
看这回不输才怪,根本没必要去现场受人羞辱。
江汝月紧张得手也发抖,蓝锦只握住她轻轻用力,她莫名地稳了下来。
约定好了,蓝锦做主菜,江汝月做小点。小点先出,主菜后赛。
蓝锦带着她走到灶台前,人在一旁守着,眼含鼓励。
江汝月深呼吸一口气,回忆着蓝锦的教导,手下有条不紊。
马蹄粉和水磨米粉放入小盏中,蒸得半定型。玫瑰花瓣以蜜粘连,捏成梅花的样子,放入小盏里。
茶叶磨成的粉,拿小筛子抖成竹节,小心地覆盖上粉浆。
另用紫薯泥、干桂花、咸蛋黄、牛乳,调成各种各样的形状,以粉浆封口,再次上锅蒸。
江汝月攥着手盯火候。调了味的米浆必须要在某一个瞬间达到最佳状态,变成晶莹剔透、轻轻抖动的灯盏糕,好让里头封存的景象显露人前。
这道菜换了旁人做不出来。还是蓝锦发现江汝月的刺绣功底。
厨房的种种食材,对于她这个徒弟来说,就像刺绣的细线,一纵一横之间有无尽可能。
她就像一个胸有成竹的画师,看到食材,便能想象到如何搭配。把它们变成栩栩如生的样貌,拟形且拟态。
蓝锦对于调味和食材特性的经验,与她完美结合。
做好的灯盏糕摆在一个大白瓷盘里。蓝锦完全掌握了上菜的精髓——无论什么菜,干干净净地放在白盘子里,视觉效果都会加倍。
近乎透明的莹润小糕,若隐若现地透着其间的花瓣枝叶,每一盏中样子各不相同,拼在一起,就是一幅完整的梅兰竹菊图。
这道小点,兼顾了色、香、味,处处透着用心。蓝锦递来帕子,让江汝月把盘子上的汁水擦干净,这道摆盘堪比法餐厅甜点的菜就做成了。
江汝月在托盘上放上一只小灯笼,灯影衬托之下,灯盏糕的枝枝杈杈,投射在盘中,错落有致,更添意境。
“嘶——这是什么,没见过啊。”
“听说蓝记让个学徒参赛,现在一看还真是野路子,哪家菜谱上有这种菜?当是闺阁做绣活,样子货。”
“蓝记这是不想赢吧?”
“看样子,就是来凑数的。”
一个出身西南的厨子小声嗫嚅:“这是灯盏糕,你们没吃过罢了。”
江汝月走得稳稳的,并不在乎身边议论纷纷。这道菜已经达到了她心中的标准,她便不再惧人言。
此刻已过了做菜时辰,人人都匆匆往看台前挤。
江汝月稳住自己的托盘,也不争先。好在师父有先见之明,灯盏糕底子圆,她雕了萝卜底座,每盏一个。
人群一窝蜂去抢四位胡须花白的老者,剩下一位老夫人却少有人问津。江汝月与她四目相对,看到她慈祥含笑的双眸,清澈灵透,便把托盘放到对方面前。
“蓝记真是放弃夺魁了,竟然敢去连老夫人门前弄斧。”
“人家可是天都来的,吃过的好东西比咱们吃过的饭都多,蓝记可真是不自量力。”
连松琦却笑得和蔼,微微一看江汝月奉上的盘子,讶异地挑了下眉。
她搛起梅花图中的一朵,轻咬一口,细细咀嚼:“竟不是梅?”
“是玫瑰,蜜渍玫瑰。”
“不错,梅花虽清香怡人,入菜却不如你这个。”
连松琦嘴角扬起,又搛起一块青竹图,尝过之后,笑了出来:“也不是竹,竟是茶。”
江汝月也笑:“若要吃竹,只能把竹筒笋子饭塞进去了,却又不拟形。”
“茶很好,很合竹的气韵。”
“你是哪家的孩子,可曾去过西南?竟做得出灯盏糕。”
“老夫人,我是蓝记的厨子,未曾去过西南。灯盏糕,是我师父教我的。”
连松琦冲她招招手,示意她来自己身边,拉着她得手说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