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珍馐娘子发家记(美食)》
《珍馐娘子发家记(美食)》小说免费阅读
每顿饭当道小菜添上,炸萝卜丸子供姐妹几个一直吃到了十五。
蓝锦闲不住,在年初三就赶着驴车再赴县城。
做了山楂糕和酸枣糕,挂着一个大大的“蓝记”招牌,售卖给往来客人。
还叫她赶上了酷爱红糕的县令公子今哥儿,小摊的声名一下就宣扬出去了。
节庆经济诚不我欺,真让她赚得盆满钵满。
每块甜糕,刨去成本,约莫能赚两文钱。十几天下来,她居然赚了足足六两银子!
十五一过,夜短日长,太阳一露头,不知不觉间,地上的坚冰积雪悄然融化。
村里最暖的一块地界,鹅黄的迎春花率先吐苞,报知春讯。
早市里边已有人卖起了新鲜的春菜和山果。
“锦娘,你瞧这个是不是?”
“对,就这种竖条条的,上头棕,底下白。”
蓝锦带着村里的女娘们进了山,一同寻羊肚菌。
这种菌菇个头瘦高,营养价值极高,滋味也鲜甜,煮在汤里一股羊肉味。
春日里雾气重,山间的温差极大,几场春雨过后,这些小蘑菇就齐齐冒出来。
跟着蓝锦来的,都是买过她家蘑菇酱的女娘们。
说来这蘑菇酱买卖也是意外做成的。蓝锦在摆摊的间隙掏出自家蒸的大白馒头吃,一掰两半,涂上自制的地蘑酱,把过路人都香得一跟头。
地蘑人人都吃过,但一个个都像没见过好东西似的,非要试试。
那种盛况,就像正午时分的小学食堂,大家如狼似虎地盯着吃馒头夹辣条的同学,渴望对方分一点过过嘴瘾。
“锦娘会做蘑菇!我看这也能出摊去买了,你怎么不卖?”
“做着怪麻烦的,找蘑菇也劳心劳力。而且,总不能单开一个地蘑酱摊子,专门让大家买回去拌饭吧?我一人忙不过来。”
“这有什么,我就愿意卖,我也愿意买!”
“我也愿意,还有锦娘你家的腌菜,顶顶够味,正好能一起卖。”
蓝锦细琢磨,她一个人分身乏术,若是大家一起合作,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。
后世不是有很多技术入股、加盟连锁的小店吗?就连路边摊,也是三三两两群聚在一起才有人气。
考察过县城的条陈,蓝锦走街串巷,和多位姐妹婶娘洽谈了合伙摆摊的打算,终于拍板了。
独木不成林,若是她们村多户人家一起去县城摆摊,最起码,气势上就不输别家。
除了羊肚菌,还有不少鸡腿菇。这种油黄的小菇其貌不扬,煮汤吃倒是一股鸡鲜味。
日影西斜,大家有说有笑地回了家,各种蘑菇都采了不少。
人人都在夸:“锦娘真是火眼金睛,她一指,我一看,那里就真的有!”
没有那么神,只是熟悉食材特性和生长偏好罢了。
这些山间野蕈还未在县城亮相,就先在蓝锦的小院里上了桌。
她只放猪油,熬了一大碗汤。只撒了一小撮盐,汤色却油亮浓郁,鲜味香醇。
下学的孩童们都跟着小秋往家跑,还有扒着墙头往里看的。
“这汤......好香好鲜!”
“比老母鸡汤还香!”
他们真的信了,小秋和大丫成天讲,她们能吃上日常伙食,是他们从来都没吃过的,不是唬人。
蓝姐姐真是神奇,不用肉都能做出肉滋味!
周家的陶窑交付了一笔大单,是蓝锦出面订的。她提供了草图,选定了用料配比,买下一大批煮汤用的小瓦罐。
现下,这些小瓦罐都放在一口深深的大锅里,裹挟在一团香气中。
“客官,真材实料的山珍瓦罐汤,您瞧瞧?有羊肚菌羊肉汤,鸡腿菇鸡汤,榆黄蘑腊肉汤。”
蓝锦这次可谓下了血本,杀鸡宰羊的不说,还收购了许多村里人做的腊肉。
好在婶娘们多数对蓝锦印象颇佳,并没有喊个高价。
饶是如此,小金库也狠狠出了血,若是今日不能卖完,裤衩子都能赔掉。
身后每一个都挂着“蓝记”招牌的同村姐妹们,给了蓝锦莫大的底气。
她们每个人都觉得新鲜,不少人从未踏足县城做生意,跟着蓝小娘子,第一票就干了个大的。
心中兴奋压过忐忑,个个使出浑身力气在吆喝。
“手工现做的山菇酱咧!滋味美,舍得搁油,一勺能吃一顿饭嘞!”
“古法腌咸菜,买三样,我还送您一样!买五样,我送您两样!”
吴老太正在拌小菜,面前一大盆一大盆,有萝卜干子,酸豆角,梅干菜,腌青瓜丝,腌木瓜丝,腌雪里蕻。
还有花花绿绿的,是卷心菜丝拌上胡萝卜丝、水芹菜丁,叫盐杀过水,爽口又酸脆。
她本身就擅长做些腌菜,又经蓝锦一点拨,经验和技巧一结合,手艺突飞猛进,天南海北的腌菜都触类旁通。
这都是平民的智慧,贱价菜也能做出好味道。
刚出锅的腌芥菜疙瘩,褐红咸亮。吴老太“夺夺”切丝,嗓门洪亮:
“把馒头一掰两半,中间夹上一大筷子芥菜丝,哎,老婆子不说大话,只要你一尝,千金不换!”
小摊车还挂着“先尝后买”的旗子,明码标了价格,每斤从十五文到二十五文不等。
附近的住户最先拈起试吃的竹签子,把小块咸菜放进嘴里一尝——
看着其貌不扬的,跟街边小店里送的咸菜没什么分别。可这韧中带着嚼劲、微辣微麻的味道,一下就把人钩住了。
好些人围着这群县城里的新来客,说道:“家家都做的腌咸菜,有什么卖头?花样倒是挺多。”
已知其中滋味的住户们不顾窃窃私语,只一味地逐一品尝下一个。
吴老太也不嫌人尝得多,她对自己有信心,对蓝小娘子更有信心。
唔,这个咸脆耐嚼,那个酸香开胃。嚯,这个就脆嫩辣口!还有酸甜清爽的,五颜六色的。
最后吃到腌雪菜,嘿,咸辣,下饭!
但凡尝过的客人,纷纷掏腰包,豪爽开口:这个,这个,还有这个。统统都要!
卖竹筒饭的李娘子仍穿着她那件最拿得出手的蓝布衣衫,衣角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