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《渡鹤》

31. 北境

《渡鹤》小说免费阅读

冬去春来,三月的风徐徐吹来。杨柳新抽的嫩芽在风中轻颤,将一抹抹新绿点缀在灰瓦白墙之间。

大理寺的院落里,李栖白正带着一众差役清点案卷。这些日子以来,抓捕审讯的进展异常顺利,仿佛冥冥之中有人在暗中相助,一切都在按照他们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沈晏乔自打住进沈府,她的日子过得异常平静,沈溪总爱拉着她说些闺中趣事,温容待她更是温柔体贴,连厨房每日都会准备她爱吃的点心。今日在院中散步时,她终于遇到了一位找茬的人。

只是一眼,沈晏乔便瞧出了端倪。看见那双与温容极为相似的眼睛里,盛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和鄙夷。

若是从前那个意气用事的沈晏乔,此刻定要与他理论一番。但历经生死后的沈晏乔的心境好似也发生了变化,她只是微微蹙眉,转身欲走。

“父亲说你聪慧稳重,让我多向你请教。”沈禹快步拦在她面前,皮笑肉不笑道。

沈晏乔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了他一眼,便打算跨步离开。

沈禹的长臂一伸,直接挡在了她的面前:“想来你把父亲哄得团团转,自是有你的手段。但我警告你,最好不要打我母亲和沈溪的主意。”

沈晏乔的嘴角抽了抽,看他的眼神更加莫名奇妙:“你是不是应该去看看脑子?”

趁沈禹一瞬间的愣神,沈晏乔已绕过他向前走去。她似乎能听见身后传来拳头攥紧的声响,却懒得回头。

她实在想不明白,初见时还算彬彬有礼的沈禹,为何会突然对她充满敌意。是因为她这个外人突然闯入沈家?还是担心她会分走沈家的产业?

春风拂过,带来一阵淡淡的花香。满地青色,春日的阳光透过新叶的间隙,海棠含苞待放,嫩绿的花萼包裹着点点绯红。沈晏乔伸手轻触花枝,思绪却飘向了远方。

日子太过安逸,安逸得令她心头发慌。她时常想起时亭遥,不知他们是否已平安抵达北境。她的思绪一向习惯涣散,此时又如孤魂野鬼一样飘荡出去了。若是可以,她真想随他同去,看那塞外飞雪,听那大漠驼铃。她轻轻合上眼,仿佛神魂已挣脱躯壳的束缚,穿越千山万水,看到了对方在何处,经历何事,在看何种风景。

*

北境的寒风如刀,呼啸着刮过荒原,刮得人脸生疼。元澈勒住马缰,抬头望向远处那座灰黑色的城池——北境第一道防线,镇北关。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,隐约可见士兵们来回巡逻的身影。

“亭遥,前面就是镇北关了。”元澈策马来到时酌衍身旁,黑色斗篷在风中翻飞,露出一身利落的劲装。他眯起眼睛打量着远处的城墙,“比我想象中还要破旧些。”

时亭遥微微颔首,他身着银甲,腰间佩剑,倒真像个少年将军的模样,微眯着眼睛凝望着眼前的城池。

元澈:“程老将军在这里守了十多年,能维持成这样已是不易。”

身后的军队整齐列队,旌旗招展。这是元澈从京城带来的五万精锐,也是皇帝能给北境的最大支援。北方的回勒部落再次集结,号称十万铁骑南下,而镇守北境的程无恙老将军手中仅有三万老兵,其中大半还是年过五旬的老兵。

“走吧,别让程将军久等。”元澈轻夹马腹,率先向前行去。马蹄踏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,仿佛敲击着一面巨大的战鼓。

城门早已大开,一队士兵列队相迎。为首的中年校尉单膝跪地:“末将参见安王殿下!程将军正在城墙上巡视,命末将先迎殿下入城。”校尉的声音沙哑,脸上带着常年风吹日晒的痕迹。

元澈利落地翻身下马,伸手扶起校尉:“不必多礼。带我去见程将军。”

城墙上的风更大,呼啸着从垛口间穿过,发出凄厉的呜咽声。元澈与时酌衍登上石阶时,远远便看见一个挺拔的身影立于城垛前。那人白发苍苍,却站得笔直如松,厚重的铠甲披在身上丝毫不显累赘,反而更添几分威严。

“程将军。”元澈上前拱手。

老人转过身来,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皱纹,左脸上横亘着一道狰狞的伤疤,他缓缓回礼:“安王殿下远道而来,辛苦了。”声音低沉有力,仿佛从胸腔深处发出。

“奉皇兄之命,特来助将军守关。”元澈脸不红心不跳地说,“这位是我的副将时酌衍。”

时酌衍淡定自若地接受了这个新身份,对程无恙抱拳:“久闻程将军威名,今日得见,三生有幸。”

程无恙的目光在时酌衍身上停留片刻,注意到他虎口处没有常年握兵器留下的茧子,却有一层均匀的薄茧——这是内家高手才有的特征。他只多看了一眼,没有点破,目光转向元澈,“殿下带来多少兵马?”

“五万精锐,粮草充足。”

老将军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:“五万...勉强够守城之用。”他指向北方,“探马来报,敌军主力已至百里外的黑水河,不日便将兵临城下。”

元澈顺着望去,只见远处天地苍茫,一片萧瑟。“将军有何对策?”

“守。”程无恙言简意赅,“这么多年来,老夫守住了那么多次的进攻,这次也不例外。”

时酌衍忍不住道:“一味死守,岂非坐以待毙?”

老将军锐利的目光扫来:“年轻人,你可知回勒的骑兵有多快?出了这道城墙,平原野战,我军毫无胜算。”

元澈抬手制止了欲再争辩的时酌衍:“将军经验丰富,所言极是。”他顿了顿,“不过父皇派我来,也是希望能有些不同的策略。”

城墙上忽然安静下来,只有风声呼啸。程无恙的眼神变得深邃:“殿下有何高见?”

“敌众我寡,正面交锋确实不利。”元澈指向西北方向,“但据我所知,敌军粮草需从崖谷道运输。若能派一支奇兵断其粮道...”

程无恙突然提高声音,“不可,崖谷道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派兵前往,无异于送死!”

元澈不慌不忙:“正因险要,敌军防备才会松懈。我愿亲自率轻骑前往。”

老将军的脸色黑了下来:“殿下初来乍到,不熟悉地形,贸然出击只会损兵折将!老夫守关三十年,难道还不如殿下了解敌情?”

气氛一时剑拔弩张。

元澈忽然笑道:“将军息怒。我并非质疑您的判断,只是提出一个可能。若将军认为不可行,我们自然听从您的安排。”

程无恙盯着元澈看了许久,终于冷哼一声:“殿下远道而来,想必累了。先去休息吧,明日再议军事。”说完,转身大步离去,铠甲铿锵作响。

待老将军走远,元澈低声道:“这老头脾气真不小。”

时酌衍望着程无恙离去的背影,静了半晌:“十余年的边关生涯,换做是谁都会变得固执。不过他的方法确实太过保守了。”

“先了解清楚情况再说。”时酌衍拍了拍好友的肩膀,“走吧,去看看我们的住处。这北境的风,可比鹤都冷多了。”

两人走下城墙时,夕阳正将镇北关染成一片血色。远处,隐约可闻战马的嘶鸣声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。

城墙上,程无恙站在阴影处,目送着两位年轻人的背影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。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城墙上的斑痕,那里刻着无数阵亡将士的名字。老将军低声自语,声音淹没在呼啸的寒风中:“又一个想要逞英雄的皇子...北境的亡魂,已经够多了。”<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